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笔人物课程拓展 > 学术交流 > 学术展览 > 正文

民族艺术的经典 先进文化的范式——关于“学院·经典”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的若干思考

【来源:中国画系  | 发布日期:2013-09-27 】

民族艺术的经典 先进文化的范式

——关于“学院·经典”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的若干思考

陈孟昕

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教授

什么是先进文化?民族艺术的传统中哪种载体最具时代特征?用什么方法来反映我们追求的艺术研究和创作的高品位的学术性,以及艺术反映生活和艺术语汇的当代性?这不仅是当代艺术家需思考的问题,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回望历史,审视当下,我们会发现在当代中国绘画中,工笔画可以说是最有活力和最具时代精神的载体之一,是符合艺术本质要求,能反映时代审美特征的画种。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两千年前,长沙马王堆帛画可见其端倪;魏晋南北朝宗教西来丰富并奠定了工笔画持续发展的基础;到汉唐两宋宫廷绘画和皇家画院的体制及盛世民间艺术都极大地拓展了工笔画的表现领域和审美形式语言,使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达到空前的学术高度;至元明清以降,虽文人画兴起,但仍然出现许多璀璨夺目的工笔画大家和经典之作。文人画在水墨画语境与民族精神的拓展和传承方面都大大丰实了工笔画的文化内涵,迄今写意精神仍是当代工笔画的灵魂和审美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作为中国美术的主流绘画形式,工笔画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承下来,而且一以贯之,延绵不断,用强大的包容度和时代适应性彰显了其优秀品质和旺盛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工笔画不仅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先进文化。它的历史性、文化传承性、时代适应性、普遍性和影响力等都具备先进文化的特征和品质。它的色彩、造型、构图、技法等语言语境能给画家提供宽广自由的表现空间和自由度,也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相通的艺术语言,因此也可以说是最易推向世界,被外民族认可的艺术形式。我们不要一说当代绘画,一说先进文化,就把目光转向西方,尤其是不能把“当代”作为西方绘画和模仿西方流行样式绘画的专属词,这里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显露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卑,这种文化自卑应该来自于中国近代史给民族文化留下的伤痛。鲁迅先生就此问题曾尖锐的批评:“我们缺乏对我们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自信。”今天的中国和文化环境已完全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既是经济实力的发展,也应该是文化上的崛起,我们首先要客观而又自信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应该对一个大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形态心怀崇敬,这种自信应体现在对它的物质形态的真正爱护上。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和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学院·经典——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作品展”于12月3日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同时得到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杂志社、中国工笔画学会、现代工笔画院、北京工笔重彩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从全国各高等美术院校邀请的80多位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家提供了近200幅工笔画新作参加了展览。包括像何家英、刘大为、唐勇力、卢禹舜、杜军、于文江、刘泉义、贾广建、王天胜、孙志均、林容生、崔进、桑建国、刘金贵、王颖生、徐勇民、李峰、李乃蔚、张见、王冠军、刘新华、江宏伟、齐鸣、朱兴华、陈子、陈运权、苏百钧、李汉平、王仁华、庄道静等工笔画名家。作品艺术质量之高,学术性之强在工笔画界可谓叹为观止。湖北省有50多所高校设置美术学院、美术系或美术专业,如此高规格的活动在武汉举行,不仅会更好地促进中国工笔画艺术水准的提升,而且会对学院教育及相关理论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画家们用自身的学术触角和研究成果诠释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下价值和意义,展现了中国艺术院校工笔画创作的新风貌和发展脉络与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学院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态度和文化胸怀。

中国文化是一个大国的文化,中国工笔画是一个大国的艺术形式,我们要以一个大文化的态度来看待它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审视中国工笔画的眼光不应是西方人的外来眼光,也不能简单的排外,泥古不化的自闭或自大的孤芳自赏。我们要崇尚基于人性健康的超越东西方弊端的审美标准,追求全人类共享价值的尊严,不必担心和害怕,更不能排斥创新,有传统才有我们今天的艺术形式。但我们今天的传统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新的积累,它永远是艺术的生命,没有创新传统就会枯萎,今天的创新也许会成为明天的传统,传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有传统生生不息的延续和传承。

这次展览的最大特点是“新”,体现在每个画家对传统固有模式及个体样式的超越,反映了学院艺术家的文化思考和艺术主张,尤其是一批新秀后学,像孙震生、李传真、方正、李水歌、陈治、金沙、宫丽、高茜、雷苗、熊明非等工笔画新秀,用民族的艺术形式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情感独白,令人欣慰。

艺术本无权威,绘画的价值尺度不应以权威的现有风范为标准。向权威和“经典”学习使你进步,但效法和固守必使你失去自由。艺术及艺术家一旦解脱了对权威奴隶般的忠诚,艺术的新面貌就会出现。

因此在对待民族文化上应有两种态度:一是自信自爱,心存敬意,爱护有加;二是不能自闭自大,排斥西方,抵触创新。坚持大气大度的文化态度。就工笔画而言,由于其技法、技术及材料的特殊性,精神内涵的民族性,审美情趣多元的价值取向,以及色彩造型等绘画语言的相同性,都决定了这个画种的巨大包容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和发展工笔画这一民族艺术的大风格,积极探索和开拓个体语境的小风格,我们就会在世界多元的艺术对话中占有重要一席。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工笔画必然会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绘画语言,像油画一样被世界广泛接受,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多元文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