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务管理 > 行政工作 > 正文

武汉大学来湖北美术学院 开展“‘马原’+书法”育人新模式研讨活动

【来源:中国画学院 | 发布日期:2024-10-23 】

为了探索研究如何跨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书法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10月22日下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锋教授、杨虹教授及大学生书法协会负责人一行受邀专程来我校中国画学院开展研讨活动,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教授、湖北省高校书法协会秘书长,学校党委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以及中国画学院党政负责人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书法系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有中国画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

中国画学院作为本次调研活动的发起方,能够非常荣幸邀请到武汉大学马院陈院长一行到湖北美术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学院党政领导向他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陪同参观湖北省高校“搜尽奇峰”山水画写生教学成果展。

活动开始,学院党委副书记向大家介绍了举办本次调研活动的构思想法。同时,简单汇报了中国画学院前期通过“丹青铸魂”课程思政和“丹青艺举”社会实践在书法育人方面的探索和做法。期待大家共同围绕“‘马原’+书法”育人新模式这个主题,集思广义多渠道、多维度进行研讨和探索,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探讨中形成育人共识。

武汉大学马院副院长陈世锋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们应从构建“思政课程(马原)+课程思政(书法)+社会实践”大思政为出发点,以营造良好跨学科教学生态为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书法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的探索,我们要解放思想,借鉴武大马院“马上见”网红品牌的思政融课,以“营造良好教学生态”为基本理念,以“‘马原’+书法”为独特定位,深度挖掘书法学“历史+审美+精神+实践”四个维度的思政元素,守正创新打造内涵式大思政课作品。打通院内外、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类资源,让思政学科以书法艺术的形式走出去引进来,真实有效地走进青年学生的内心和头脑。

郝孝飞院长在研讨中谈到,湖北美术学院能够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深度合作意义深远。以“‘马原’+书法”育人新模式为起点,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包括书法、篆刻、国画等艺术形式,润物细无声地促进书法艺术的浸润与传播,培养更多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孟庆星主席在研讨中谈到,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携手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通过创新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书法艺术教育,将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以直观、可感的书法形式展现出来,既富含深厚文化底蕴,又紧贴时代脉搏,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和社会民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和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使其深植于心、践之于行。

学校党委组织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也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围绕“‘马原’+书法”育人新模式的主题,发表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本次校际跨学科调研活动,武汉大学为湖北美术学院传经送宝,开阔了思路,开拓视野。初步达成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共建的意向,着力从书法学“历史+审美+精神+实践”四个维度,共同探索研究,并联合举办“马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书法作品展和师生研讨会。